珠海户外网驴友家园全新推出!
广告联系:0756-18926902008广告位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种花的邮差

有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著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 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了一家花店。 「对了,就是这个!」 他走进花店,买了一把野花的种籽,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带著这些种籽撒在往来的路上。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散播著野花种籽。

没多久,那条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种籽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 在不是充满尘土而是充满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

种花的邮差

人生如白驹过隙, 时光飞逝, 何妨留下善行, 提供后人乘凉?

传递爱心,让爱延续.坚持希望和信念,造就另一个梦想的辉煌.

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说: 「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 「当然了。」奶奶含著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

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著什么东西,使得无意 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 :「 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

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著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

「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著。

「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 「那小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答。 呼噜??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看??。」

第一百个客人

一念善心助长一棵幼苗, 棵棵幼苗可以成林, 人人有爱、社会有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 13:25:44编辑过]

传递爱心,让爱延续.坚持希望和信念,造就另一个梦想的辉煌.

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 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著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 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要给谁洗?」 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著:「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著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啊 !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孩子即使再年幼, 也有他们的尊严, 如果父母发现错怪了孩子, 要勇敢向他们说: 「对不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 13:26:42编辑过]

传递爱心,让爱延续.坚持希望和信念,造就另一个梦想的辉煌.

这也算是敏感内容吗?

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妈!」 经过十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拖著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

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女儿扭开门时把她吓了一跳。「好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样睡著了。

「妈??妈??」听到女儿的哭泣声,母亲睁开了眼睛,一语不发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肩膀。在母亲怀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问道:「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母亲回答说:「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十年来门从没锁过。」

母亲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儿回来,女儿房间里的摆设一如当年。这天晚上,母女回复到十年前的样子,紧紧锁上房门睡著了。

没有上锁的门

家人的爱是希望的摇篮, 感谢家的温暖, 给予不断成长的动力

传递爱心,让爱延续.坚持希望和信念,造就另一个梦想的辉煌.

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乐

(转)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节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的看着这个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的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男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

  “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说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给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的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1 21:40:59编辑过]

~~屋矮能容月,楼高不染尘~

爱加上智慧能够产生奇迹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侍者又说:“但是,让我来想想办法……”

  叙述到这里,你希望下面有一个数学的继续,还是愿意得到一个文学的结局?但不管怎样,数学和文学都将在这里分手了。

  数学的故事是这样发展的:这个好心的侍者开始动手为这对老人解决房间问题:他叫醒旅馆里已经睡下的房客,请他们换一换地方:1号房的客人换到2号房间,2号房的客人换到3号房间……以此类推,直至每一位房客都从自己的房间搬到下一个房间。这时奇迹出现了:1号房间竟然空了出来。侍者高兴地将这对老年夫妇安排了进去。没有增加房间,没有减少客人,两位老人来到时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客人——但是仅仅通过让每一位客人挪到下一个房间,结果第一个房间就空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两位老人进的是数学上著名的希尔伯特旅馆——它被认为是一个有着无数房间的旅馆。这个故事是伟大的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所讲述,他借此引出了数学上的“无穷大”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于这门学科来说之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很难想像数学将如何存在。只要会数数的人都知道,每一整数都有一个后继者直至无穷(所以在希尔伯特旅馆里,每间房子后面都会有一间直至无穷)……数学就是一门关于无穷大的科学。

  好了,我们回到侍者说“让我来想想办法”的地方。 文学的故事是这样继续的。这个文学的侍者理应更富人性和爱心,他当然不忍心深夜让这对老人出门另找住宿。而且在这样一个小城,恐怕其他的旅店也早已客满打烊了,这对疲惫不堪的老人岂不会在深夜流落街头?于是好心的侍者将这对老人引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老人见眼前其实是一间整洁又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

  第二天,当他们来到前台结账时,侍者却对他们说:“不用了,因为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给你们住了一晚——祝你们旅途愉快!”原来如此。侍者自己一晚没睡,他就在前台值了一个通宵的夜班。两位老人十分感动。老头儿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旅店经营人。你会得到报答的。”侍者笑了笑,说这算不了什么。他送老人出了门,转身接着忙自己的事,把这件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没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开看,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并有简短附言,聘请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飞机来到纽约,按信中所标明的路线来到一个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酒店耸立在他的眼前。原来,几个月前的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饭店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屋矮能容月,楼高不染尘~
本帖最后由 王家大少 于 2009-3-11 18:17 编辑

《小善举改变大世界》

 

 一百多年的一天,一位富裕的勋爵带着儿子来到美丽的苏格兰乡下,享受大自然恩赐的美妙风光。游览了一天的勋爵有些累了,回到别墅休息时,嘱咐年幼的儿子不要到处乱跑,可调皮的儿子还是迎着夕阳一蹦一跳地渐渐远去,不幸跌到了原野的沼泽中。小男孩惊恐的呼救声在空旷的原野里回荡,软弱而无力。

 

就在这时,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农夫气喘吁吁冲到小男孩跟前,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尽可能接近他,最后救起了小男孩。

 

第二天,勋爵带着儿子来到农夫田边,向他表示感谢,并执意要给他一大笔酬金,农夫说什么也不接受。于是勋爵提出,把农夫的儿子带到伦敦,接受和自己儿子一样的教育。农夫想了想,答应了勋爵。

 

三十年后,农夫的儿子发明了青霉素,他就是弗莱明,而那个被农夫救起的小男孩则成为英国的首相----丘吉尔。

丘吉尔做首相不久,不幸患上肺炎,多方医治收效甚微,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一种叫青霉素的新药。由于青霉素尚处于试验阶段,医生们没有十足把握断定这种药能治愈首相的顽症。

 

丘吉尔也十分反感自己被当做“试验品”。可是,当他得知青霉素的发明者是弗莱明时,说:“如果是弗莱明的杰作,我倒愿意试试”。令人惊奇的是,首相用了弗莱明青霉素后,很快恢复了健康。而青霉素,也因为丘吉尔,几乎是毫不费力地迅速推向全世界。

 

试想当初,假如弗莱明的父亲没去救那个小男孩,就不可能有伟大的首相丘吉尔,弗莱明也不会因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为伟大的科学家;假如不是丘吉尔儿时的经历,他大概不会如此相弗莱明,并无条件为他试验新药,青霉素的应用也许要晚许多年。反之,假如不是青霉素,丘吉尔很可能过早退出世界历史舞台,那么世界历史上的某一页恐怕会是另外一种写法。

 

一个小小的善举,居然有着如此连环功效,是谁也不会预料到的。

空中有月

中国阿甘的故事

他叫郑心意,今年27岁,湖北罗田人。2岁时,心意不幸患上一种奇怪的脑病——“扭转性痉挛”,双上肢痉挛并向身体一侧扭转,双手不能弯曲,嘴巴肌肉歪向一旁,说话困难,到4岁还只能靠着墙走路,四处求医均不见效,所以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通过电视和报纸,双脚并用,他已经可以完整的写信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4 19:33:34编辑过]

秋天的回忆--送给我记忆中的杨丹 文/张仁杰

站在杨丹的坟前,我思绪很乱,不知道应该想些什么,或者说我该想什么。我的眼前是一个小土堆,而且还是一个很小的土堆,恍惚中我好像又看见脸色发紫的小杨丹在对我说“张叔叔一定会来救我。” 2005年秋,北京的街头变地开始冷起来了,路上的行人不是很多,偶尔可以看见从树上掉下来几片发黄的树叶,道路两边绿色的树叶也开始变地成熟起来。我很喜欢北京的秋天,喜欢北京秋天的颜色。

就在我陶醉在路边美丽秋色的时候,我认识了这样一个家庭,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坐在路边乞讨的家庭。路上的行人很少,偶尔也可以看见行人从这位母亲和两个女儿的身边走过。在她们的头顶上方是棵很大的扬柳树,时不时还可以看见,有几片黄色的树叶从高空中跌落在她们面前。

走近她们身边,我才看见这位母亲怀里抱着的小女孩已经在妈妈的怀抱中睡着了。孩子很小,尽管路边公交车发出的喇叭声音很响,但是这个孩子在妈妈的怀抱里睡地很舒服,好像路边的嘈杂和她没有什么关系。

在这位妈妈的另一边,还有一个躺着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比妈妈怀抱里的小女孩大了很多岁。她们的面前放着乞讨用的罐子,在她们的背后还躺着几个饮料瓶和几盒快餐盒饭。

看到我的到来,妈妈倒是没有什么反映,而这个小女孩的眼睛却老是盯着我手中的照相机。看着老是盯着我手中照相机的小女孩,我发现她的脸色发紫。于是就问孩子的妈妈是不是因为孩子没有吃饭饿着了,或者是衣服穿少了,可是孩子的妈妈却告诉我是孩子生病了。当我问道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带孩子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孩子的妈妈无奈地告诉我,家里没有钱,只好来北京乞讨,要点钱后再帮孩子治病。孩子的妈妈的这些话让我感到很意外,也正是因为这些话,从而让我走进了她们的生活。

其实在我走进她们生活之前,还有一些原因在里面。原先我会经常带着一些衣服和食物看望这个家庭,每当这个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个在路边小店卖土耳其烤肉的中年妇女,这位中年妇女告诉我,她们一家人都是骗子,白天坐在马路边乞讨,晚上她们就会住进大宾馆里面。她劝我不要帮助她们。于是带着这些疑问,我认识了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就是这位正在忙着收拾垃圾的中年人,也就是她们的一家之主。

这个家庭的主人名叫杨汝才,今年31岁。据杨汝才告诉我,他有二个女儿,大女儿名叫杨丹,今年7岁。小女儿名叫周华,今年刚满1岁。在路边乞讨的母女三人就是他的爱人和二个女儿。他们一家来自河南省民权县林七乡下庙大队雪楼西队小杨堂庄。每到天快要黑的时候,杨汝才就会放下手中整理废品的活儿,赶过去接他的爱人和孩子。

杨汝才后背背着的孩子就是他的大女儿杨丹,杨丹今年7年。据杨汝才介绍,杨丹从小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家中没有钱来治病,所以他们来到北京,目前只能靠捡拾废品和乞讨这种生活模式攒钱,准备以后为杨丹动手术。可是如今他杨丹的病情已经恶化了,连走路都会觉得呼吸很困难,只能在爸爸和妈妈的帮助下勉强走路。

第一次走进杨丹的家,我开始怀疑我眼前看到的情景。秋天已经过去了,冬天的寒冷也慢慢降临。看着小杨丹和他的家人就这样席地而睡,我开始担心会不会冻坏杨丹和她的妹妹。同时也开始怀疑路边小店卖土尔其烤肉的中年妇女说话的真实性。

尽管我开始怀疑,但是我还是担心我眼前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一幕,也许他们还会有别的地方。带着这样的目的,我开始来验证她们是不是一直住在这个地方。有时候我自己也猜想,她们晚上肯定会偷偷摸摸地到宾馆休息。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也变成了杨丹的邻居,杨丹也成了我的好朋友。

天气越来越冷了,有时候杨丹冻地直哭。每每到这个时候,杨丹的爸爸就会拉着杨丹的小手,来回在铁路边的小土路上慢慢走动,杨丹的爸爸告诉我这是暖身运动。杨丹和她的爸爸走的很慢,因为如果稍微走快一点,杨丹就会呼吸变得激烈。杨丹的爸爸伤感地告诉我,杨丹的心脏病已经到末期了。

不知不觉和杨丹一家相处有一段时间了,看着我手中拿着一个黑色的照相机经常给他们家拍照,杨丹的妈妈就请求我给他们家照一张全家福。有一次杨丹的妈妈也问过我是不是记者,我告诉杨丹的妈妈我不是记者,我是来北京找工作的。近来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所以只好和他们一起暂时住一段时间,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我脸在开始变烫。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小杨丹全家人的生活还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过着。每天早上,杨丹的爸爸就会背着杨丹来到他爱人和女儿乞讨的地方,然后杨丹的爸爸就开始忙着到处捡拾废品。等到天快要黑的时候,再把她们接回到住处。

天气开始变地爱刮风了,有时候风中还夹带着泥土。杨丹的爸爸告诉我说,冬天真的要来了。小杨丹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只有一次小杨丹告诉我说,她好冷。看着杨丹通红的脸上挂着鼻涕,我只能把我的被子盖在杨丹的身上。

由于被子送给了杨丹,我也只能告别和他们一起居住了。和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二个多月的日子里,我发现我自己成熟了很多。尽管时常被寒冷将我从梦中叫醒,但是我觉得和他们相比之下我很幸福。我会时常请杨丹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到路边的小饭店吃饭,一开始到路边的小饭店吃饭的时候,杨丹的爸爸妈妈不敢进饭店的门,他们担心身上脏,饭店会不把吃的卖给他们。

杨丹最爱吃一道菜就是鱼香肉丝。每次到饭店吃饭的时候,杨丹一开始都不太敢吃,后来我才知道,每当饭店人多的时候,杨丹就会变地很小心。有一次饭店里面只有我和她的家人,这次杨丹吃了很多。第二天杨丹的妈妈就告诉我,可能是杨丹昨天在饭店吃的太多了,今天闹起了肚子。

每次吃完饭,杨丹和他的家人都会经过火车道。火车道四周原本被钢丝围着,不知道是谁从紧围着的钢丝中开了一个很小的口,原本我们可以到前面路口绕过去,但是杨丹的爸爸不愿意多走路,就抄近路从这个钢丝中的小洞钻过去。每次杨丹的爸爸把小杨丹放下的时候,我可以看见杨丹的爸爸额头上的汗水。问及原因,杨丹的妈妈告诉我,杨丹的爸爸本来身体也很差,从小到大吃东西一直挑剔,饭也吃不太多。

时间飞快地进入到11月,11月份的北京变地已经很冷。不过在寒冷的冬天里,还是可以经常看到晴朗的天空。每当天空晴朗的时候,我就让杨丹的妈妈把被子拿出来晒一下,这样会睡地舒服些。杨丹的妈妈告诉我不必拿出来晒,因为阳光直接就可以晒到被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杨丹的妈妈开心地笑了。

每次在外为杨丹筹集手术款的时候,很多次我都真地想放弃。因为我跑了很多家慈善机构,但是最终都没有一家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好多次我都想放下,然后我不再和小杨丹见面,因为我害怕看到杨丹的眼睛。有一次我陪同杨丹的家人吃饭的时候喝醉了,醉酒后的我告诉正在吃饭的杨丹,我一定把她的病治好。然而屡次碰壁之后,我真地没有勇气去看望小杨丹。

这个乞讨罐子是小杨丹的爸爸从垃圾堆里捡拾来的,听小杨丹的爸爸告诉我,刚捡来的时候里面有很多油漆,后来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油漆清除干净。每次我看见空空的乞讨罐子,我的心里就会很难受,甚至很多次我都想站在马路边去乞讨,来帮助小杨丹筹集动手术的钱。

时间好像是个很守信用的人,不管你是急或者不急,它都会稳步前进,没有丝毫的停留。小杨丹的生活和刚开始我认识她们的时候一样,好像没有任何的改变。唯一改变的是,多了一个人经常来看望她。

和杨丹相处的时间长了。从陌生到熟悉,经历了二个多月的过程。现在的杨丹和她的家人,都把我当做他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每当繁华都市安静下来的时候,我都会和杨丹的家人聊上一会儿。每次聊天的时候,杨丹都会呆呆地坐在旁边听。而当我们因为某些话题而笑出声的时候,小杨丹依然呆呆地看着我们不说话。不过小杨丹的妹妹比杨丹活泼了很多,时不时她会走到我的面前叫一声张叔叔,然后就害羞地躲进妈妈的怀里偷偷看我。

附近的卖当劳一直在做促销,经常我会在不经意间收到促销的小气球。看着漂亮小气球,我舍不得丢掉,没有丢掉的小气球自然而然地成了扬丹的玩具。每次给杨丹小气球的时候,杨丹在手上拿上几分钟后就会递给妹妹。在妹妹手中的气球倒成了她的宝贝,就连早上刚起床的时候还会拿在手中。

这天早上就在刚起床的时候,杨丹的病就突然发做了。可怜的小杨丹全身抖动着,呼吸很困难,就在杨丹呼吸最困难的时候,却从杨丹的嘴里清楚的说出“张叔叔救我”这几个字。

杨丹在她的床上痛苦地挣扎着,在一旁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小杨丹的爸爸在一旁低头不语,而小扬丹的妈妈则拿着已经完全发黑的毛巾,不停擦着眼泪。杨丹的妹妹却好奇地看着发抖的姐姐。

当我从杨丹妈妈的手中拿过毛巾,准备给杨丹擦掉脸上汗水的时候,我才看见洗脸盆里的水已经不能再用了。我要求杨丹的妈妈再打点水来给杨丹擦脸,杨丹的妈妈告诉我,这点水还是头几天下雨的时候接来的,现在已经用完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匆匆忙忙赶过去看望杨丹,让我高兴的是杨丹现在好多了。看着我的到来杨丹的妹妹靠在妈妈的身边高兴地笑了,杨丹好象并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

杨丹一直非常喜欢靠在妈妈的怀抱里,看着从他们身旁飞驰而过的火车。杨丹的妈妈告诉我自从杨丹近来经常发病之后,杨丹一直吵着要坐火车回家。杨丹的妈妈告诉我过段时间就回家,因为她肚子里的孩子也快要生了。

北京的冬天下雨的机会不是很多,长时间不下雨,小杨丹家的日常用水就会短缺。由于长时间没有洗脸,小杨丹妹妹脸上的灰尘就开始聚集在她的脸上。

这天天气暖了许多,杨丹手里拿着一些一毛的零钱要我带她到医院看病。看着杨丹渴望的眼神,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她的这个要求。这些天我一直在期望着,一个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演讲的自称是慈善家的答复。

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我路过北京大学校园的时候,看见红红的标语上写着香港某著名服装公司的董事长将会来北京大学演讲他的慈善一生。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差点高兴的晕过去,这下杨丹肯定有救了。当我听完他慷慨激昂的演讲后,第一个提出希望他来帮助杨丹。在满满听众面前我深深地向他鞠了三个躬,鞠躬的时候我流泪了,在我鞠躬的时候我看见了杨丹在对我笑。而后董事长要我等他的消息,当我在医院的大门口,给董事长的一个高级经理打了第5次电话的时候,我听到,要我以后不要在给他打电话的声音,此时,坐在医院的走廊上的我彻底地绝望了。

绝望的我再次来到杨丹的家。从医院得知的消息,杨丹患得是一种先天性失缺心脏病,目前动手术大概需要2万元,我曾经请求医院把我做为人质来抵押,先为杨丹动手术的时候,耳边却听到一阵笑声。

天气冷的厉害,一些朋友带着他们募捐来的衣服过来看望小杨丹。每次小杨丹穿上送来的新衣服的时候,都会努力地笑一下。

在我的一再劝说下,我要求杨丹的爸爸妈妈把小杨丹带回河南民权老家,在家里等候我的消息。杨丹的爸爸指着紧锁在铁栏杆上面一张半新的自行车告诉我,这是他在北京唯一的家产了。是一个来中国的留学生回国的时候送给他的,他考虑如何把自行车带回老家骑。

2005年11月28日上午六点,我就赶往火车站送杨丹和她的家人回家。到杨丹家的家要乘坐1487次开往郑州的火车,开车的时间是早上7点2分。杨丹的爸爸告诉我,他们昨天晚上就到火车站候车室休息了,因为这里面比外面暖和多了。

火车上的小杨丹,看起来很高兴。尽管杨丹笑地很勉强,但是我还能看见她是真的高兴。杨丹的妈妈笑着告诉我,杨丹听说要回家时,高兴地昨天一晚上都没有好好睡觉。

火车就要开的时候,杨丹低声地告诉我,她会在家里等我去给她治病。说这句话的时候,杨丹显得很认真,看着杨丹发紫的面孔,我自信地答应一定会去她家,把她接到北京来给她看病。听到我这句话,杨丹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了。 7点2分火车准时的开动了,看着缓缓离我而去的火车,我突然感觉到我好像有些话和杨丹说,但是我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着远去的火车我一个人呆站在火车站台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小杨丹回家的这段日子里,我到处奔走。让我唯一高兴地是终于有一家基金会,同意接受帮助小扬丹。2005年12月23号,按捺不住兴奋地我拨通了小杨丹姥爷家的电话,通知小扬丹来北京动手术。可是奇怪的是,电话那头静静地。听我讲完后,电话那边传来令我吃惊地消息,说,小杨丹昨天晚上心脏病发作,已经死了,就在杨丹快要死去的时候,嘴里还说着张叔叔一定会来救她......

小杨丹的离去,给了我很大地打击。一连几天夜里,我就象逃兵一样,偷偷摸摸地来到杨丹曾经居住过的家,喝醉后的我经常会听到杨丹说张叔叔会来救我的声音。2006年正月初二,在我的好朋友陈剑的陪同下,我来到了杨丹的家。到了杨丹的家,才得知杨丹妈妈在过年的时候生了个男孩。躺在床上的这位奶奶就是小杨丹的奶奶。

第二天一大早,我见到了杨丹的爸爸,杨丹的爸爸看起来瘦了很多。当我把背包里的照片拿出来,给杨丹的爸爸的时候,杨丹的爸爸背着母亲,紧紧闭着双眼,眼角流出两行清澈的泪。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来一次杨丹的家,很多时候我真想把杨丹这个名字从我的记忆中抹去。看着我包里面杨丹的照片,原本是想烧掉的。但后来杨丹的爸爸打电话告诉我,想要几张杨丹的照片作个纪念。

见到杨丹妈妈的时候,她正坐在床上。按照当地的风俗,刚生完孩子叫坐月子。看到我的到来,杨丹的妈妈看起来很伤心,一直没有说话。不过杨丹的爸爸没有把照片拿出来给杨丹的妈妈看,怕她伤心。由于杨丹的妈妈刚生产,目前就只能住在民权县城一个废弃的工厂里面。从民权县城到杨丹的农村老家有30多公里,为了省钱杨丹的爸爸硬是冒着大雪骑车回来奔波。杨丹的爸爸告诉我,他现在骑的自行车还是从北京带回来的自行车。 房间里没有其它家具,一个煤炉在冒着热气。杨丹的爸爸的手可能因为路上骑车,冻地很冷,他一直把手捂在煤炉表面上不停取暖。

煤炉上的饭做好了,吃的是稀饭。吃饭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菜。杨丹的爸爸从床底下拿出一个罐头瓶,瓶里装的是满满的红糖。杨丹的爸爸挖了二勺红糖放到扬丹妈妈的碗里。

杨丹的妈妈忙着把热饭吹凉,而在床旁边杨丹的小妹妹则吵着要吃饭。杨丹的爸爸告诉我,他的小女儿经常会问,她的姐姐到那里去了,为什么一直没有见到姐姐。

就在我离开杨丹的爸爸妈妈的时候,杨丹的小妹妹举起她那粉红色的小手和我说再见。挥着手的杨丹小妹妹嘴里还含糊不清地着说,张叔叔来救姐姐了。

就在我离开杨丹家的时候,我来到了杨丹的坟前,这里也是我的最后一站。杨丹的坟很小,在杨丹坟前长着一颗小树,光秃秃的小树上面开着一些树叉,杨丹的坟上还有一些没有融化的雪。站在杨丹的坟前,我思绪很乱,不知道应该想些什么,或者说我该想什么。我的眼前是一个小土堆,而且还是一个很小的土堆,恍惚中我好像又看见脸色发紫的小杨丹在对我说“张叔叔一定会来救我。”

(全文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4 20:00:26编辑过]

返回列表